搜索

首页

新闻动态

重拾升势,海能技术凭什么暴涨35%?

重拾升势,海能技术凭什么暴涨35%?

   2025/08/13 18:05   阅读:41

8月12日,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能技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海能技术的营业收入为1.36亿元,同比增长 34.8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47.15 万元,同比增长 139.03%。

  四大产品线发展强劲,海外业务积极推进  

2025年上半年,海能技术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4.56%。该增长主要源于前期研发与市场投入的成果转化,以及多元化产品策略的有效性。报告期内,公司四大产品线(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色谱光谱、通用仪器)收入均实现增长。

海能技术有机元素分析(同比增长25.62%)、色谱光谱(+61.71%)、样品前处理(+43.34%)和通用仪器(+23.07%)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均实现强劲增长。其中,样品前处理系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34%,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教育机构、化工及第三方检测等领域的市场拓展。此外,去年推出的TANK MAX超级微波新产品也为该业务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食品检测如何“减负”又“赋能”?超级微波给出答案

色谱光谱系列表现更为突出,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1.71%,这主要得益于公司近年来对高效液相色谱仪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的重点市场布局。但该系列营业成本仅增长31.42%,成本增速显著低于收入增长,主要由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的毛利率同比均有所提高。其中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幅较大,且其收入增速较快,进一步优化了整体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

在其他业务板块中,维修服务及技术支持(+4.35%)、原材料及耗材(+32.35%)及其他业务(+97.31%)均实现了增长,共同构成了海能技术多元化的营收结构,为整体业绩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年上半年,海能技术国内业务营收占比为77.04%,国外业务占比22.96%,其海外营收同比增长22.49%。近年来,海能技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借助国际经销商大会、各项展会及出海拜访,海能深入探索和拓展国际市场。去年年底,海能技术举办了2024海能国际经销商大会,邀请了来自葡萄牙、西班牙、韩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代表进行访问。目前,海能技术的产品已销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色谱光谱、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和通用仪器等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广受认可。

  聚焦新版药典、煤电升级、海洋经济、环境监测  

2025年上半年,国家在医药健康、能源转型、海洋经济及生态环境治理等关键领域密集出台重大政策,为相关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科学仪器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2025 年 3 月,国家药监局正式颁布 2025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 2025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海能技术的液相色谱仪、微波消解仪、凯氏定氮仪等产品,可应用于创新药研发、生产过程控制及药品安全指标检测,为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公司已与齐鲁制药、哈药集团、白云山等多家知名药企建立合作,助力其提升研发效率与产品质量,服务于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2025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 年)》,旨在推动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 年)》要求,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预计将带动科学仪器行业在电力系统的需求增长。海能技术可为发电系统的性能监控、设备状态评估、故障预警等提供多种科学仪器与检测方法,多年来,公司已为中广核、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等 120 余家能源企业提供稳定服务,覆盖了水电、核电、煤电、新能源、工程建设及综合能源领域,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

2025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议时提出,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接续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要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强全球海洋科研调查、防灾减灾、蓝色经济合作。海能技术的产品在海洋食品营养与安全、海洋环境监测及海洋生物研究等方面展现出综合分析能力。公司客户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多地海关技术中心及海洋监测机构,全面参与海洋经济建设,为推动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2025 年 7 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 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指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时,应充分发挥分布式监测点、无人机、走航车、便携执法检测仪、水质指纹仪等装备优势,锁定污染因子及扩散边界,精准实施溯源检查。海能技术的 GC-IMS 产品可用于恶臭异味分析与溯源,并装载于走航车,或可受益于政策落地。

海能技术在半年报中指出,当前国内科学仪器行业在高端领域仍对海外技术存在依赖,实现高端仪器的自主可控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国产化进程正加速推进,为国产仪器厂商创造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海能技术将顺应这一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可靠性与市场竞争力,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海能技术半年度大事记

2025 年 3 月,海能技术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了共建“海能技术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细胞膜色谱智能分析仪器研究院”的合作协议。本次合作开发的细胞膜色谱智能分析仪器是拥有原创性技术的新型分析仪,在创新药研发、药品质量控制、临床精准用药、环境监测等方面有巨大应用前景。若产品成功产业化,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品种,增强公司品牌竞争力,提升国内新药研发领域的研发效率和自主可控能力。(重磅里程碑!西安交通大学-海能技术细胞膜色谱智能分析仪器研究院揭牌!

为顺应国产仪器替代进口的行业发展趋势,响应国家信创战略,实现国产科学仪器软件自主可控及数据安全,海能技术在产品端布局开发基于国产“鸿蒙系统”的仪器操控系统,并于 2025 年 6 月,首先在 TANK 系列的部分型号进行初步测试,计划本年内完成该型号的国产软件系统上线,后续将陆续向其他产品普及。

2025 年 6 月,海能技术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拟进行项目投资建设的议案》,由子公司海能基石在上海市松江区投资建设“海能基石科学仪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及相关配套,总投资额不超过 2.3 亿元。海能技术通过本项目一方面拟吸引和集聚科学仪器行业的国际化尖端人才,突破关键技术与工艺瓶颈,进一步实现产品及技术自主可控,另一方面拟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及制造工艺,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智能工业大模型,建设智慧仓储系统,探索建设智能机器人值守的无人产线,尝试打造国产科学仪器的智能制造灯塔工厂,有利于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斥资2.3亿元!海能技术拟于上海市松江区投建科学仪器制造基地


更多新闻

Copyright©2025 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仪器信息网

备案号:鲁ICP备10017404号-13

拨打电话

留言咨询